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一个个封建王朝的缩影,每一个时代的印记都会被我们传承下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符号;那些曾经代表着封建王朝中心的都城,也成了我们瞻仰和回首那个时代的一个凭吊处。北京是三个朝代的都城,也是新中国的首都,那么北京的文化除了城中的大量现存的古建筑外,还有何处可以觅其踪迹呢?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一个跟北京城息息相关的西山。
传说中的北京和西山
西山与北京的关系从北京建城就可窥见。蒙古大汗忽必烈在华北平原一箭定都时,跟随雄鹰到达的地方就是位于西山的潭柘寺,在潭柘寺接受了高僧的指点后,确定了北京城的边界,为北京城建都建立了基础。
为北京保驾护航的西山
传统文化中山与城总是紧密联系的,西山之于北京,恰如秦岭之于西安,作为天然的屏障,抵御外族的入侵。西山又被称为神京右臂,从北京建城之初就一直拱卫北京;因此提到北京,就不得不提到西山。西山作为一座绵延起伏的山脉,不仅为北京城提供了天然的防护屏障,还为北京城抵挡了来自西北方的风沙,因此北京城有东富西贵的说法,西指的就是西山。
文化传承意义上的西山
中国传统文化中氛围浓厚的西山作为北京的左膀右臂,也被各大王公贵族看好,因为其风景秀丽、景色优美,王公贵族多会在此地建立园林,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西山因此又蒙上了一层别样的文化传承和家族延续的意味,拥有浓厚的历史色彩。
西山作为大量皇家寺庙的聚集地,从元至清每一个朝代都会在这里建立皇家寺庙,到明清之际已有三百多座了。佛、道虽然只是中国传统文化庞大体系的一个分支,但是其中的文化典籍、皇家恩赐的各种物件,各种宝贵的历史资料,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无疑有着极大的作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百经之首《周易·说卦传》提到过西北为乾,西山在地理位置上就属于北京城的乾位,对于北京城而言,西山就属于乾位;因此西山之于北京,不单单是提供了一个地理和军事上的屏障,在传统文化的意义上也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因此西山之于北京,不仅仅是单纯的一种地理上的简单概念,其中有数百年的文化积淀、多个王朝的齐心经营、数十代人的传承,因此西山是北京一个无法分割的部分,也是体现北京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符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